当前位置:首页 > 动态 > 正文

9000亿招商基金“换帅”,钟文岳董事长、总经理“一肩挑”

  • 动态
  • 2025-09-24 22:00:03
  • 1
摘要: 来源:独角金融 资产规模超9000亿的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招商基金”),正经历一场核心人事震荡。短短半年时间...

  来源:独角金融

  资产规模超9000亿的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招商基金”),正经历一场核心人事震荡。短短半年时间,这家老牌机构完成了总经理与董事长的更替。

  9月23日,招商基金公告,掌舵公司五年的王小青因工作安排卸任董事长,由今年5月刚接任总经理的钟文岳代行董事长职责。

  总经理、董事长接连变动之外,2025年以来,招商基金已失去翟相栋、马龙、王岩等4位核心投研人才的流失。人事变动之际,招商基金净利润也连续两年出现下滑。

  背靠招商银行,这家老牌公募能否在钟文岳的带领下重建人才梯队、留住核心投研力量,止住业绩下滑困境?

  1、王小青掌舵5年后卸任董事长,近两年净利润持续下滑

  履历显示,1992年7月至2005年4月,王小青先后在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海安支行、海通证券投资部、中国证监会上海专员办、天一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工作;2005年4月至2020年3月,王小青转战保险行业,曾担任中国人保资管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、副总裁等职位。

  2020年3月,王小青加入招商基金,担任招商基金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、总经理等职务。据招商基金介绍,王小青任职五年间,公司实现公募及非货管理规模翻番,并始终保持在行业前十水平,各项业务稳中有进,权益、固收、固收+、指数、养老金、公募REITs等领域均取得长足发展。

  实际上,王小青卸任早有预兆。8月4日,王小青已辞任招商银行副行长及招商信诺人寿董事长职务。而根据招商银行公告,王小青“是否继续在招商银行及其控股子公司任职”一栏显示为“否”。彼时招商银行的控股子公司中,王小青还担任招商基金及招商信诺资管董事长。

  招商基金方面表示,王小青在银行、保险、资管等金融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及管理经验,对金融行业有着深刻的洞察,未来将在集团金控的高度,以更高的站位,更远的视野,为招商基金高质量发展持续指导和赋能。

  从业绩上看,王小青任期内,2020年至2024年,招商基金营收分别为32.35亿元、52.32亿元、57.57亿元、52.94亿元、53.08亿元,同期净利润分别为9.04亿元、16.01亿元、18.13亿元、17.53亿元、16.5亿元,近两年净利润连续下滑。

  2025年上半年,招商基金业绩继续下滑,营业收入25.61亿元,同比增长1.17%;净利润7.89亿元,同比下滑6.81%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王小青任期内与招商基金前任总经理徐勇搭班子,王小青与徐勇都毕业于复旦大学。

  从履历来看,在进入招商基金之前,徐勇没有过公募基金管理经验,而是深耕于保险行业,曾历任太平洋人寿总经理、太保安联健康保险副总经理以及长江养老保险总经理。2022年6月,徐勇加入招商基金,当年7月出任公司总经理一职。

  在拥有保险管理经验的一、二把手带领下,招商基金坚守固收产品的阵地。

  据Wind数据显示,招商基金2019年产品有148只,管理规模3788.49亿元,2024年达到310只产品,管理规模8840.41亿元,产品数量和规模均已翻倍。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,招商基金管理规模已突破9000亿元关口,2025年二季度末为9057.07亿元,排名第12位。

  2025年二季度末,招商基金货币型基金、债券型基金规模分别为3737.87亿元、3387.96亿元,合计占比达78.68%;与之对应的,权益类产品规模占比不足20%,其中混合型基金规模为501.44亿元,股票型基金为1240.16亿元。

  从业绩表现上看,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,2022年至2024年,招商基金旗下权益类产品(股票型基金+混合型基金)净利润分别为-325.74亿元、-244.99亿元、-23.35亿元,合计亏损了594.08亿元。而同期,债券型基金净利润分别为54.46亿元、116.2亿元、161.48亿元,形成强烈对比。

  到2025年上半年,招商基金旗下股票型基金收入-6.17亿元,净亏损12.66亿元;混合型基金收入39.55亿元,净利润35.83亿元;债券型基金收入37.48亿元,净利润25.69亿元。

  从单只产品业绩表现看,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2025年二季度亏损较大,A类产品收益7299.91万元,亏损40.44亿元;C类产品收益3567.76万元,亏损11.25亿元。

 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指出,“产品类型的结构与市场变化息息相关,前期权益市场表现不佳、所以保守型产品比重占优,但随着权益市场的日益变化,后续公司也会适时通过发行新的权益产品实现结构调整。”

9000亿招商基金“换帅”,钟文岳董事长、总经理“一肩挑”

  招商基金也表示,未来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类型,巩固业务优势,补齐发展短板,持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,强化多元资产配置核心逻辑。

  2、十年老将钟文岳“一肩挑”,能否力挽狂澜?

  代任董事长的钟文岳,今年5月才接替徐勇成为总经理,但他此次属于“老将”回归。

  1992年7月至2015年6月,钟文岳曾在中农信福建集团公司、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、厦门海发投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、二十一世纪科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、新江南投资有限公司、招商银行工作。

  2015年6月至2023年6月,钟文岳曾任公司党委副书记、常务副总经理、财务负责人、深圳分公司及成都分公司总经理;2023年6月,钟文岳调任至招银理财,曾任党委副书记、总裁,招银理财与招商基金同为招商系资管机构。

  2024年,招银理财继续稳居所有理财子公司净利润榜首,实现净利润27.39亿元,但同比下降了14.14% 。招商基金方面此前表示,钟文岳在金融和投资管理领域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,过往在招商基金任职多年,对行业和公司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洞察。

  实际上,除了前述产品结构失衡及业绩挑战,招商基金目前也面临人才流失的情况。2025年以来,招商基金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相继离职,包括王岩、马龙、翟相栋等。

  从履历上看,翟相栋有十年证券投研经验,2015年6月加入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,任TMT研究员;2019年1月加入释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(现成都鸿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),任TMT研究员;2020年6月加入招商基金任固定收益投资部研究员,离职前担任投资管理四部资深专业副总监。

  翟相栋在招商基金任职期间成绩斐然。2022年4月,翟相栋开始接管招商优势企业混合,彼时这只基金规模不到0.4亿元,属于迷你基金;不到三年,2024年底该产品已突破百亿规模。

  而马龙自2009年开始在公募基金从事研究员工作,2012年11月加入招商基金,自2014年3月27日起担任基金经理。

  从2024年8月份开始,直到离职前的2025年4月1日,马龙陆续卸任了8只产品,在管规模从2024年上半年末的876.18亿元归零。而管理876.18亿元的规模,同期占招商基金债基总规模的21.6%,足以看出马龙在招商基金固收业务中的核心地位,是招商基金固收团队中,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。

  此外,2025年4月17日,基金经理苏燕青因个人原因卸任包括招商上证科创板综合ETF在内的全部9只基金;4月23日,招商基金再度公告,基金经理王岩因个人原因卸任在管全部11只基金,其中包括去年底刚成立的招商中证A500指数增强。

  在离开招商基金之后,马龙已加入天弘基金,而据《财经》报道,翟相栋下一站或将加入高瓴资本旗下的二级私募投资公司瓴仁投资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钟文岳出任总经理后,5月底,招商基金一口气任命了王景、朱红裕、陈方元三位副总经理级高管。其中朱红裕、王景为基金经理,此前已分别担任公司首席研究官、总经理助理,均为公司投决会成员,这意味着招商基金投研骨干进入管理层;而陈方元在任命前已是招商基金首席机构业务官。

  对此,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指出,“一方面,投研骨干直接参与管理,可缩短策略传导链条;另一方面,内部晋升通道打开,强化核心人才留存,尤其在行业‘抢人大战’中形成差异化优势。”

  Wind数据显示,招商基金近一年新聘23位基金经理,远高于行业平均数3.81,在职基金经理总数达92人。招商基金方面表示,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,未来将继续强化人才选拔培养,持续做好人才“选用育管”各环节工作,着力提升人才队伍专业能力。

  业绩端的改善是最终目标。在当前A股市场回暖下,“一肩挑”董事长和总经理职责的钟文岳,能否带领招商基金抓住机遇提升业绩?拭目以待。

发表评论